开始时间:2020-9-30 10:40:00
结束时间:2020-10-31 23:40:00
分类:线上活动
活动发起群组:时光影迷会
153位会员参加
时话时说发起了这次活动
你好,活动已过期!
感谢一直陪伴时光的小伙伴们,我们抽取了十多万个用户,送出了8元观影红包,快去自己的账户查看下,有没有中奖。没中奖也没关系,来发影评赢免费影票,限量盲盒。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活动时间:9月30日--10月31日23:59
参与方式:
针对9月10月上映的院线影片在帖子里发布你的影评内容
1,可直接回复影评内容参与;
2,可贴出时光网页端或app端的影评截图参与;
3,可贴出长评链接参与。
奖项:
1,价值60元电影兑换券
2,首发限量盲盒(TIMI时代潮人系列)
3,电影周边大礼包福袋(内含3件产品)
4,卡片大富翁游戏所有限量卡任选一张
评选名额:
1,短评:每周评选100位,获得60元电影兑换券1张或TIMI限量盲盒1件(随机发放)
2,长评(900字以上):每周评选2位,获得60元电影兑换券1张+电影周边大礼包福袋1个
评选规则:
每周从优秀的影评中抽取102位(由时光编辑部评选,综合考虑影评质量,点赞数等因素),其中10位获得卡片大富翁限量卡任选1张。
公布时间:群组里中奖名单帖将于10月10日,19日,26日,11月2日公布四次。
奖品赞助:Timi时代潮人系列盲盒
盲盒产品介绍:Timi是时光网原创的第一个人物形象。时代潮人系列,将Timi定位一名时空穿梭者,以80、90年代为背景,甄选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与印记——卡带收音机、搪瓷缸子、黄油饼干、红白机、ins风自拍······为你开启一段怀旧旅程,重拾曾经的感动。
说明:不限影片/影评数量,多发内容,中奖概率会提高呦,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时光网所有。
网页端可以直接留言回复参与活动!
153位会员参加
?申博开户现金网直营网苏子夏?
参加
?
?烟雨remember?
参加
?
?lazycat?
参加
?
?666gkd?
参加
?
?大春子666啊?
参加
?
?aico001?
参加
?
?榴莲煎饼?
参加
?
?Gogo?
参加
?
?声色画报?
参加
?
?白起1412?
参加
?
?红油A006?
参加
?
?胖子开大奔?
参加
?
疫情过后,有两场电影让我热泪盈眶:
《夺冠》的激动,和《八佰》的悲恸。
这是中国电影的进步,勇于揭开历史伤疤的电影也可以公映了,虽然依然任重而道远。
看了夺冠,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为什么我们这么在乎一场比赛的胜利,是因为我们不自信,等到我们有一天自信了,我们就不会在乎一场比赛的胜利了。
那个岁月,中国真的是太穷,太落后了,人人都说共产主义好,但是看着国外的发达生活,他们也在怀疑,也在不自信,所以我们太需要一种精神,太需要一场胜利。
参加:
/i_mtime_com/1185234/blog/8219683/
【夺冠】讲的其实是【倩女幽魂】的故事。一开始以为【夺冠】只是排球版的【芳华】可惜排球女将的大长腿不如文工团的白嫩 中段觉得这明明是一帮智商正常 喜欢摸高甚于跑步的“阿甘” 只是乒乓换成了排球。到最后我回味过来 一直以来是把陈导可辛想简单了 【夺冠】本质上是一出【倩女幽魂】的戏码。话说树妖姥姥“吴刚”见魂灵涂炭 决定洗心革面 “改革开放” 于是没有吸尽彭昱畅饰演的宁采臣之阳气 而是留在身边用作改革助理 以示诚意。姥姥采臣带领小倩 以及一帮没有名字的中原幽魂 远渡扶桑 打败东洋魔女。但之后小倩异想天开 去西天极乐世界深造 并带领一帮佛教徒回来打败中原幽魂 一时间被视为灵魂的叛徒。接下来 年老色衰的宁采臣主动退位让贤 而小倩看破幽魂界的红尘 认为佛教徒不比幽魂高贵 关键是要做自己 于是“白浪回头金不换”再次执掌幽魂界 以求达到灵魂的更高境界。但不管风云如何变幻 这一版的故事里聂小倩与宁采臣之间是彻底没感情可动了。片中郑重发问自答 以前没自信 所以需要排球的胜利 那不免也追问 以如今的国民心态 是否还需要【夺冠】这样的电影?
成龙职业生涯里,最著名的口号,当然就是不用替身与特效。这表面上是一种与美国动作电影相区别的特色,或者说更像是一种防伪标记。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手工作坊的制作模式,与土特产式的产品定位。因为替身与特效,是动作电影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元素,是大势所趋,即使成龙永葆青春,也是得面对的最大问题。
就像我之前说的,跟周星驰等人类似,成龙是什么环节都要掌控的,以保证出来的电影是成龙作品。当年老色衰后,他当然面临接班人的问题,还有往后的电影如何后续。周星驰是完全退居幕后,票房还好,口碑不咋的,成龙到今天都还做不到。但他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片中的配角都是在模仿他俩,不管是主动要求,或是被动配合。这虽然让影片还有“防伪标记”,但又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单纯的模仿永远出不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周星驰的追随者是这样,成龙的,也是如此。
而且这种手工作坊的制作理念,会让掌控者缺少真正的胸怀,去激发追随者真正做自己。如同南海十三郎所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在这方面,就算成龙周星驰天赋异禀,但胸怀是两回事。
再说回《急先锋》本身,跨国任务,一路打斗,其实是成龙与唐季礼的好戏,也就是学007那一套,之前比较个人英雄主义,也不依赖高科技小道具,但成龙还是演员大于角色,这是他的007最大的区别。而另一方面,我之前说过香港电影,或者文化还是没有学到英国式的幽默,就是那种所谓绅士保持风度的耍嘴皮子,这对于依靠肢体语言,不习惯绕弯反讽的成龙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套路。这可能也是他跟007,或者说香港出品的那种全球化视野动作片,与欧美同一类型片的另一大区别。
成龙的电影之前满世界跑,是为了更国际化,但内地近些年的片子屡屡出国,是为了更有“自由度”,这两者,表面上看来有共通之处,但实际上并不一样。而另一方面,成龙之前一直恪守着无替身与特效的“诺言”,虽然实际上不可能一直遵守,但至少别违背的那么明显。不过这同时也成为他的一个紧箍咒,也使得他无法再有突破,你很难想象成龙会像第一任007肖恩康纳利一样,得到动作片生涯的第二春。于是近年来,他做了很多尝试,但大都失败,除了《英伦对决》。而唐季礼之前与郭富城合作《雷霆战警》,动作设计上威亚痕迹就很重,年长的成龙自然不可能往威亚路子上走,那所剩的路子,也就只有向林超贤所“开创”的方向上靠拢。
那个方向是满世界跑的,但出发点是在中国,而且是用枪,不断的用枪及各种杀伤性武器,给人整体的感觉,里面的角色都像是神经偏执的“飞虎队员”,或者说像是张国荣在《枪王》里演的角色。
我承认《急先锋》有很大很大的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本身不出在成龙与唐季礼的身上,更是出在以林超贤为代表的那些香港导演所“开创”的动作,地域,风格,“剧本”模式,以及对于这种模式起推波助澜作用的大环境,这种模式有意识的消弭掉个人英雄主义,趣味,以及模糊掉真正的枪战动作设计与风格。如果要批判的话,应该批在后者身上,而不是成龙电影。
积极参加活动:
全方位解析诺兰最软科幻电影——《信条》
/i_mtime_com/miaojiezi/blog/8217303/
10月绝不要错过的佳片——《我和我的家乡》
/i_mtime_com/miaojiezi/blog/8220367/
国际友人奉献纯正的文化垃圾——《花木兰》
/i_mtime_com/miaojiezi/blog/8220648/
愚昧教徒放弃自救——《神弃之地》
/i_mtime_com/miaojiezi/blog/8220780/
?
?
?
《急先锋》:中年人的悲哀
《急先锋》是整个国庆档除了《木兰:横空出世》以外,我最不看好的电影。
因为预告片,真的太土了。
然而因为imax的赠票,以及真的有航母——我去看了。
看完,没有愤怒,反倒是很遗憾。
这片子,得亏死。
唐季礼年轻的时候很牛,拍过很多很舒服的电影,《警察故事3》、《红番区》、《神话》包括《十二生肖》,其实都是让人很享受的作品。
但是年纪再大一点之后,他的思维真的有点老了。
《急先锋》的配置真不差,特工片最爱的几个城市迪拜、伦敦、“西亚某神秘部落”、“非洲草原”都去了,甚至航母、导弹、黄金跑车也真的都弄过来了。
然而,都沦为了摆设。
记得《逐梦演艺圈》的导演(我们暂且称他为导演),曾经回答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电影里要出现一堆跟电影无关的跑车、直升机啥的”——他说,“希望外国人看到,这些东西咱们中国人也有”。
我当时吓傻了,即使抛开专业,但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么卑微和弱智的想法。
但仔细一想,也不稀奇。
好吧,回到专业,电影的确是声画加故事,但是也不能通过死命砸声画来欺骗自己或者强行转移观众的注意力啊?
中国的观众。。现在都见过火车进站了!(这个梗应该不难懂。。吧。。)
当然,如果文戏不擅长,也没关系,走林超贤的路线就好,《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本质上也没有太在意文戏,但是人家动作确实用心【创新】去做了啊!《急先锋》结尾的动作场面基本上达到了4、5年前的《速度与激情》的水平,但是——也只是结尾,只是4、5年前了。
故事开端大量的篇幅花在了艾伦和众人的亲情、同事情上,但是过于冗长,有一些可以说是废戏。
而杨洋的爱情线,则可以说完全是废戏了。
我猜这里面有很大篇幅是为了给女主加戏,但是。。加的太失败了,不管投资人是父亲还是男友,你这样还不如给她量身定做一部优质的文艺片或者真有钱的话,做电视剧啊!
你忘记景甜之前花了多少冤枉钱了?
这部电影也有好的努力,比如说试图把成龙的“形象”分给艾伦和杨洋,可惜没成功,艾伦憨笑有余,但是怎么都没有成龙的激灵,而杨洋——还是有粉丝的,我就不说了。
中年人的悲哀,一方面是不甘心、不满足;另一方面是沉迷过往、不愿努力。
这部电影都做到了。
我本来的标题是:《感受它,不要试着去理解它》,因为这是一种很安全的表达。
在国内,说诺兰的作品无聊,是一件极容易受到“影迷”攻击的事情,哪怕他们也是像我一样忍着哈欠等到影院灯亮的。
在身边男女们“那个男的是演暮光之城的”“哇哦!我就说那么像呢!诺兰太牛了!”;“我看了资料,那个飞机是真飞机!”“哇哦!我就说那么像呢!诺兰太牛了”以及“好好看啊!但是好困啊!”“是啊,现在回家我怕会吵到室友,要不——”的散场讨论之中,我打开了朋友圈,看到了一条不知道是片方还是谁写的《电影“信条”提前预习考点》,里面有几段内容让我很郁闷。
1. 电影结构复杂,需要看后慢慢重整回忆。
2. 电影前半段对话较多,请不要打盹和看手机,诺兰的电影一秒钟都不能错过。
3. 看这部电影需要抱的态度是:“感受它,不要试着去理解它。”
4. 这部电影至少需要二刷,原因是除了更好去理解电影外,电影中的声效、视觉以及前所未有的逆转时空等电影新体验都是前所未见的,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大荧(作者友情标注:错别字)幕电影。
5. 电影大部分场景都是实拍,包括逆向时空的动作等,包括真的炸了一架飞机,实拍的体验感和绿幕是截然不同的。
是不是顺着念下来,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没事,我按照这个逻辑写一个《三无保健品提前预习考点》,麻烦大家看一下。
1.我们的保健品药理复杂,所以就不写药效和不良反应了,需要大家服用后慢慢品味总结。
2.保健品服用前二十年没有作用,请不要投诉我们或者停止购买,我们的保健品一粒都不能错过。
3.服用我们的保健品需要抱的态度是:“感受它,不要试着去理解它。”
4.我们的保健品至少需要服用销售人员推荐的两倍量,原因是除了更好的效果外,保健品的包装、胶囊的颜色以及前所未有的副作用体验都是前所未见的,这是一款完完全全的三五(作者刻意模仿自己的友情提示:错别字)保健品。
5.本款保健品大部分生产都是由人工手抓完成,包括装到盒子里的动作等,包括真的里面有吃不死人的成分,手抓的体验感和流水线无菌操作是截然不同的。
好了,是不是发现问题了以及特别想打我?
诺兰是大神级别的导演,因为他有大神级别的作品,比如《记忆碎片》《蝙蝠侠前传》三部曲,以及《盗梦空间》,他在使用精妙的结构去讲故事、呈现奇幻而震撼的画面等方面非常厉害,但是《信条》确实没做好。
《信条》的故事其实不难理解,特工和同伴们穿梭世界各地,试图阻止反派搞事。至于里面的一些专业知识,这个怎么都不应该是让观众在观影前做功课的,而是应该在影片中阐述清楚的,不然怎么叫讲故事,讲好故事?现在所有宣传口径都在吼“一遍不可能看懂!”“至少三刷!”“诺兰说看一遍懂了算他输!”这是个极其无耻的强盗逻辑,这要是国内哪个导演说这话,网友们会怎么骂?
电影本质是科技,但观影本质是视听,不论所谓的商业片文艺片,当你选择公开发行,就应该有得体的讲述,而不是强行洗脑,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至“你一定要看懂并理解物理定理,而不是剧情好坏”。
退一万步讲,我在观影前的确知道并理解其中的某些定理,也通过影片了解并领悟了其他一些知识,但是整部电影确实很无趣。
逆转时空的概念是有可能玩得高潮迭起的,但本片让我无限怀念《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特工题材是有可能拍得惊险刺激的,但本片让我无限怀念《碟中谍》。
夫妻感情不好、母亲为了孩子忍辱负重、并勇敢——对不起,我不想在本片看这个。
两个特工并肩作战——对不起,罗伯特帕丁森真的就是打了个酱油,成了功能性人物。
简单来说,《信条》我看懂了,但是很不喜欢。
我可能比很多“诺兰粉”更爱诺兰导演,但关于这部作品,我想做裸体皇帝旁边的那个小男孩。
《信条》真不好看!